各有關單位: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利用中國工程院人才優勢,更好的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推動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貢獻科技力量。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經過項目需求征集、專家論證,現面向社會公開招標2023年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吉林研究院咨詢研究項目,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招標項目(重點咨詢研究項目8個、一般咨詢研究項目15個)
?。ㄒ唬┲攸c咨詢研究項目
1.“大食物觀”下吉林省“三物循環”農業生態體系建設路徑研究
目標: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重要指示精神,摸清吉林省現代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發展現狀、面臨的問題,在保護好吉林省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探索傳統農業植物、動物、菌物的“三物循環”內循環體系的實施路徑,以及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現代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實現從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的戰略措施建議。
2.吉林省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防控對策研究
目標:圍繞吉林省人民生命健康和社會經濟發展,明確近20年吉林省蝙蝠、候鳥和蜱蟲的分布,以及其攜帶病毒的多樣性和時空分布特征,篩選與人類過去20年有關和未來具有潛在傳播風險的病原體作為重點監測對象;闡明吉林省蝙蝠、候鳥、蜱蟲等攜帶的病原跨種傳播到人和其它動物的潛在風險和影響因素,分析當前蝙蝠、候鳥、蜱蟲等攜帶的病原跨種傳播到人和其它動物的防治現狀,尋找防治體系中潛在的問題,借鑒各地防治經驗,提出未來吉林省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研究領域的重點和難點以及疫源疫病防控政策建議。
3.吉林省種業振興與安全戰略研究
目標: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重要指示精神。針對玉米、水稻、大豆等吉林省主要農作物品種,摸清現階段吉林省種業發展現狀、存在的突出問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提出振興吉林省種業亟需攻堅的“卡脖子”關鍵技術清單模擬技術發展路徑,制定技術攻關路線及時間表;瞄準“建設種業強省”戰略目標,提出推動吉林省種業產業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總體戰略部署與實施路徑,以及亟需部署的科技立項、重大工程與戰略措施建議。
4.吉林省“冰雪絲路”高質量發展戰略研究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的戰略部署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忠誠踐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充分釋放“冰雪絲路”文化價值和精神力量,落實國家戰略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創新先導區的意見,圍繞如何全面構建冰雪發展新格局、搭建世界級冰雪合作平臺、全面激活世界級冰雪市場,以世界級冰雪產品立體塑造“長白天下雪”世界級冰雪品牌,精彩呈現世界級冰雪文化,以世界級冰雪科創和人才為新動能,系統提升世界級冰雪產業能級,開創世界級冰雪生態文明,把吉林省建設成為國家冰雪經濟中心、全球冰雪文化創意中心和世界級優質冰雪生活圈等內容,以國際視野客觀分析“冰雪絲路”高質量建設和發展的痛點、難點及關鍵點,提出實施路徑和對策建議,推動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
5.人才與科技助力吉林省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機制和模式研究
目標:全面貫徹落實人才興省戰略、創新驅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圍繞人才與科技在農業高質量發展中面臨的諸多問題,深入調研吉林省鄉村人才與農業科技的發展現狀、突出問題、機遇與挑戰,梳理國內外農業人才培養體系和農業科技創新體制的成熟模式和成功經驗,提出吉林省農業人才培養和使用的模式、方法和路徑;針對吉林省農業科技資源整合不夠、實用技術推廣不暢、成果轉化率不高等問題,深入探究上述問題的形成背景及原因,聚焦底盤技術、核心種源、關鍵農機裝備、智慧農業等領域,在農業領域重大創新平臺建設、農業產教融合和科教融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等方面提出對策和建議。
6.“雙碳”目標下大氣環境光學監測路徑研究
目標: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支撐作用,盡快實現更高精度、更多成分、更大范圍、更加實用的碳排放監測能力;構建“雙碳”目標下大氣環境光學監測技術體系;制定“雙碳”目標下大氣環境光學監測發展路線圖,提出切實可行的發展政策和措施建議,形成咨詢建議,促進我國盡早實現多空間尺度、多時間尺度、多維度監測的智慧環境立體監測體系。
7.吉林省鄉村振興數字一體化戰略研究
目標:為深入貫徹與實踐“二十大”中提出的“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示精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戰略20字總要求,緊緊圍繞五大振興領域發展目標。踐行“服務鄉村、發展鄉村、共享鄉村”的服務宗旨,聚焦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生產生活需求,號召社會力量,凝聚專業化人才,按照“配資源、賦動能、補短板、送服務”的方式,以互聯網賦能鄉村振興,以村站為民辦事服務。打造集中統一、開放共享的線上+線下鄉村振興一體化互聯網+元素組數字平臺,有效發揮一體化數字化平臺在“服務農民、幫助農民、提高農民、富裕農民”的聯農帶農作用,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8.大力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加快構建吉林省現代化產業體系對策研究
目標: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精神、吉林省經濟工作會議和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精神,深入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強化科技支撐,拓展應用場景,開辟發展新領域、發力新賽道、提供新動能,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緊扣發展“六新產業”、建設“四新設施”,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實施“百千萬”產業培育工程和“十百千萬”企業培育工程,針對加快傳統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企業加快設備更新改造,促進科技、產業、金融、人才協調發展,詮釋現代化農業發展方向,模擬最優化產業融合模式,以此架構并模擬吉林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完善路徑,從改造產業體系傳統動能、探索產業體系發展的新動能、推動全產業體系轉型升級、加快構建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遠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等方面提出決策咨詢建議。
?。ǘ┮话阕稍冄芯宽椖?/p>
1.吉林省肉牛高效養殖策略研究
目標:圍繞吉林省“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工程實施等戰略目標,聚焦提升吉林省肉??偭俊⑻嵘馀Y|量及牛肉附加值等近期發展目標,系統調查分析制約我省肉牛高效養殖的關鍵問題,包括養殖過程中的飼料轉化、疾病防控、牛肉品質提升、糞污處理等環節存在的關鍵問題,綜合國內外肉牛高效養殖相關策略,結合吉林省的地域特點,確定適合吉林省肉牛高效養殖的最優策略,進而建立一體化的吉林省肉牛高效養殖體系,為吉林省乃至全國肉牛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吉林省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建設研究
目標:根據習近平總書記“提高我國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指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以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治理機制、方式和手段的數字化。堅持創新驅動、重點突破,深入分析我省數字經濟治理的瓶頸問題,圍繞“芯、光、星、車、網”等領域,提出構建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的戰略思路,健全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提高我省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打造吉林振興發展“新引擎”。
3.吉林省新型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戰略規劃研究
目標:為助力吉林省發展“六新產業”、建設“四新設施”,服務“陸上風光三峽”和“山水蓄能三峽”建設,加快構建以“清潔型電源、友好型電網、靈活性負荷、主動性儲能”為主體的吉林特色新型電力系統,圍繞新能源發展消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價疏導等關鍵問題,統籌謀劃吉林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總體規劃布局,設計源網荷儲協同發展路徑,制定吉林特色新型電力系統分階段實施路線圖,提出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發展、均衡市場主體各方利益的市場機制并形成科學可行的政策建議,以安全、經濟、綠色的系統理念科學推動吉林特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4.吉林省糧食全產業鏈技術創新與發展策略研究
目標: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吉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深入實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工程,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扎實推進黑土地糧倉行動、鹽堿地綜合利用行動,重點圍繞黑土地保護、鹽堿地改良、新品種選育、關鍵農業裝備、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及防控、秸稈資源綜合利用(秸稈變肉、秸稈變糧、秸稈變菇)、農產品深加工等“卡脖子”關鍵領域,制定關鍵技術突破路徑圖和時間表,加快推進國家和吉林省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作,切實提高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深加工和供給能力,為加快推進“千億斤糧食”、千萬頭肉牛工程實施,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5.吉林省科技成果轉化“六體系”建設支撐“雙千工程”對策研究
目標:通過吉林省科技成果轉化制度體系、評價體系、培育體系、運營體系、風控體系和服務體系的六體系建設,以技術鏈、人才鏈、產業鏈融合為突破口,以供需關系為立基點,制定科技成果轉化的基本戰略目標,在對科技成果轉化典型案例進行總結的基礎上,全面整合省內“大校、大院、大所、大企”資源,統籌創新發展、特色發展、開放發展、聯動發展,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的優化路徑,把科技成果轉化從平臺的點模式轉變到“點-線-面”的系統模式,面向產業未來發展和技術應用,充分發揮院士、專家的高端智庫作用,打造科技成果轉化新路徑,對吉林省科技成果轉化“雙千工程”提供有效支撐。
6.提升吉林省創新型省份建設能力對策研究
目標:以創新型省份建設為抓手,以深化改革、強化創新為突破口,分析吉林省創新型省份建設現狀,通過橫向和縱向對比分析,從根本上破解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探究吉林省創新型省份建設最優化戰略。統籌教育、科技、人才要素,加快推進新興技術突破、新興產業壯大和新興模式引領,增強吉林人才隊伍的創新自信和行動自覺,激發吉林省科技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解決科技與經濟融合不夠緊密、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科技人才作用發揮不充分等共性難點問題以及影響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升級等方面重大科學問題,為打造科技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樣板,為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新路徑。
7.吉林省重點實驗室管理機制創新對提升平臺建設能力及創新活力作用分析
目標:針對重點實驗室缺乏自主權、隊伍不穩定以及自我造血能力不強等問題,通過對現有重點實驗室基礎條件及作用分析,研究在管理機制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實驗室發揮作用的主要因素,探索管理機制創新方式路徑,開展新機制與實驗室創新實踐活動互相作用分析預測研究,提出提升重點實驗室創新活力對策建議,充分激發重點實驗創新活力,切實增強原始創新能力。
8.吉林省科技創新賦能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戰略研究
目標:圍繞吉林省科技創新賦能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總體思路、戰略目標、戰略任務、戰略重點、發展路徑等發展戰略;分析當前科技賦能吉林省文化創意產業的現狀,破解科技賦能文化創意產業進程中的障礙,構建科技賦能對汽車文化、影視文化、冰雪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產業體系、新旅游產業體系構建;以科技平臺賦能、科技載體賦能、科技項目賦能、科技人才賦能等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搭建科技賦能文創平臺,建設科技賦能文創示范基地、培育科技文化主體等實踐渠道,賦能“長春文化創意城”建設新路徑三個領域開展系統研究,為吉林省科技創新賦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文化旅游強省提供戰略決策參考。
9.吉林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速發展中激光雷達技術發展戰略研究
目標: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全面振興和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圍繞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和發展“六新產業”為主攻方向的總體思路,圍繞“雙廊”和“新裝備”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開展廣泛深入的調研。把握全球汽車產業智能網聯化的發展方向和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發展機遇;挖掘長春國際汽車城“金字招牌”、吉林汽車產業集群的優勢和潛力,提出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雙智”協同發展戰略、政策措施和相關規劃,充分發揮吉林區域特點、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優勢,筑牢振興基礎,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汽車城,持續推動我省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
10.面向現代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東北黑土區水安全風險診斷及應對策略
目標:圍繞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等戰略目標以及東北黑土區水安全情勢面臨新的嚴峻挑戰,構建多尺度-多要素-多層級水安全評價指標體系,量化評估水安全狀況及其關鍵影響因素;辨析水安全風險等級及主控因子,預測未來氣候變化及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等戰略目標共同驅動下水安全風險演變趨勢,為區域水安全風險綜合調控提供科學依據;以水安全關鍵指標閾值為約束條件,提出東北黑土區糧食生產和生態保護總體布局及水安全風險綜合應對系統解決方案和政策建議,為吉林省大水網乃至東北水網工程規劃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11.吉林省高端醫療器械國產化的創新方向及路徑選擇研究
目標:梳理破解堵點痛點難點問題的相關次序,通過搭建產需溝通平臺,推動產、學、研、醫互動交流和科技攻關,使一批核心設備和關鍵零部件實現國產化,提升我省高端醫療器械國產化的創新能力;通過加強行業基礎性重要工程技術研究,加強醫療器械批量生產所需的專用制造裝備、檢測裝備、工藝技術、可靠性研究、穩定性研究等產業化應用工程技術研究和服務能力建設,推動先進醫藥器械創新中心建設,推動部分國產醫療器械的市場占有率有效提升;通過加強國內外高端醫療器械制造企業的交流,構建以自主創新助推高端醫療器械國產化的創新戰略,“引進來”和“走出去”雙措并舉,全面提升高端醫療器械的國產化效率;通過加強產業發展政策設計和路徑優化,破除發展障礙,推動“醫藥強省”戰略目標早日實現。
12.基于科技體制改革背景下吉林省科技創新全鏈條服務生態體系構建策略研究
目標: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強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精神,圍繞吉林省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重點任務,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科技成果多元科學評價方法、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等研究,優化吉林省科技創新全鏈條服務生態體系,加快建設國家雙鏈融合發展試驗區,構建多主體參與、多維度助力的吉林省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吉林省創新型省份建設提供決策參考。
13.吉林省科技創新考核評價與創新型省份建設運用“賽馬”機制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實施路徑研究
目標:破解吉林省市(州)及縣(市、區)科技創新整體能力弱、不均衡及引領和支撐高質12量發展能力不足等難題,構建吉林省市(州)及縣(市、區)科技創新發展指標評價體系,有針對性的破解創新型省份建設中運用“賽馬”機制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高質量發展等問題。
14.吉林省生物醫藥產業鏈發展路徑研究
目標: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系統梳理和分析吉林省生物藥產業鏈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破解吉林省如何促進生物醫藥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相互融合,構建全方位均衡發展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重大科技項目和成果轉化,打通產業鏈堵點,補齊產業鏈斷點,破解產業鏈難點的基礎上,借鑒相關地區生物醫藥產業鏈發展經驗,制定吉林省生物醫藥產業鏈發展的短期和長期目標,建立吉林省生物醫藥產業鏈發展評估體系,動態評估產業鏈發展進度,實現產業鏈要素競爭力的全面升級,進一步提升吉林省在全國生物醫藥領域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形成策源全國、影響全球的產業生態集群,為吉林省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方向和路徑提出對策建議。
15.吉林省醫藥健康領域科技成果轉化戰略研究
目標: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指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科技成果轉化的系列決策部署,深入分析我省醫藥健康領域科技成果轉化現實問題,提出符合我省實際的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推動吉林省醫藥領域科技成果轉化率處于領先位置,從而帶動其他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全面提高,提升科技創新整體效能,為我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申報條件
?。ㄒ唬┥陥髥挝弧I暾埲思白诱n題負責人人事關系所在單位應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機構以及有關企事業單位,且具有(但不限于)下列條件的,可作為項目依托單位:(1)獨立法人資格;(2)從事咨詢研究活動的專業技術人員和開展研究所需的條件;(3)專門的項目管理機構和制度;(4)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和制度;(5)專門的內部控制(內部審計)機構和制度。
?。ǘ┥暾埲?。重點咨詢研究項目申請人應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一般咨詢研究項目申請人原則上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為主,可根據實際研究需要委托該領域具備豐富科研實踐和戰略咨詢經驗的正高級知名專家負責。申請人須是項目的實際負責人,同一申請人同年只能申請1項,且同期作為項目負責人或課題負責人承擔的在研咨詢研究項目不得超過2項。有逾期未結項的項目負責人不能申請新項目。
?。ㄈ┱n題負責人及依托單位。下設課題的項目須明確課題負責人,子課題負責人需具有高級職稱,且課題依托單位應為該負責人人事關系所在單位。
?。ㄋ模┏晒蟆V攸c咨詢研究項目研究成果能夠形成可上報省委省政府的戰略與對策建議咨詢報告;一般咨詢研究項目研究成果能夠形成可支撐行業管理部門或地方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的戰略與對策建議咨詢報告。
?。ㄎ澹┢渌?。參照《中國工程院戰略研究與咨詢管理辦法》《中國工程院戰略研究與咨詢項目管理實施細則》等相關管理規定。
三、執行周期
1年(2023年3月-2024年3月)
四、資助金額
重點咨詢研究項目70萬元左右/項,一般咨詢研究項目40萬元左右/項。
項目可根據研究需要下設若干課題,重點咨詢研究項目下設課題不超過4個,一般咨詢研究項目下設課題不超過3個。
五、申報要求
?。ㄒ唬┥陥髥挝恍杼顚戫椖可暾垥ㄔ斠姼郊?,簽字蓋章后掃描成PDF格式,發送至電子郵箱(CAEJLYJY@126.com),郵件標題統一標注為“2023年項目+申報單位+題目”,紙件報送時間另行通知。
?。ǘ└鶕袊こ淘汗ぷ靼才?,申報截止時間為2023年2月15日24時,逾期不予受理。
?。ㄈ┞摵仙陥箜椖康模杼峤桓鞣酱_認的合作協議(包括方式、任務分解、雙方責任、研究成果權益歸屬及劃分等)。
六、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吉林研究院
聯系人:于 寒 13384309339
省科技廳 政策法規與創新體系建設處
聯系人:劉嵩揚 蔡亞南 0431-88975471
附件:中國工程院戰略研究與咨詢項目申請書
?
?
吉林省科學技術廳????
2023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