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政發〔2022〕18號
吉林省各市(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長春新區、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管委會,各縣(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辦、各直屬機構,駐吉中直有關部門、單位;國家知識產權局局機關各有關部門,專利局各有關部門,商標局,局其他直屬單位:
現將《吉林省人民政府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建新產業體系知識產權強省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吉林省人民政府 國家知識產權局
2022年9月1日
吉林省人民政府 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建新產業體系知識產權強省實施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吉林“新擔當、新突破、新作為”的重要使命。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重大戰略部署,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助力打造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支撐吉林振興發展率先實現新突破。經研究,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吉林省人民政府決定共建新產業體系知識產權強省,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吉林省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緊扣“兩確保一率先”目標,瞄準“六新產業”,以“共建新產業體系知識產權強省”為主題,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優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加快推動吉林科教區位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壯大創新型經濟、品牌經濟和特色經濟,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為“十四五”東北振興實現新突破提供“吉林模式”。
(二)建設目標。經過五年的時間,局省市縣協同推進知識產權強省機制運行更加順暢,吉林省知識產權政策法規日益完善,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體系不斷健全,一批重點項目、重大試點在吉林落地實施,知識產權支撐新產業體系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率先建成東北地區領先、全國一流的知識產權強省。
二、共建內容
(一)聚焦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以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為重點,共同打造東北地區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新樣板。
1.強化知識產權頂層設計。出臺《吉林省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實施方案》,全面實施《吉林省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十四五”規劃》,聚焦“六新產業”重點領域,實施11項知識產權重大工程,培育百戶知識產權強企,全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有力支撐創新型省份建設。推動開展知識產權綜合立法,強化知識產權制度激勵,健全知識產權權益分配機制,激發產業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聯席辦、戰略規劃司、運用促進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省知識產權局牽頭,省司法廳、省科技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打造區域知識產權發展高地。突出“一主引導”,支持長春高標準創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示范城市,打造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升級版,全面提升知識產權綜合實力,鞏固長春區域創新中心地位,輻射帶動吉林市、四平市、通化市等周邊城市協同發展。結合吉林區域發展特點,支持吉林市船營區、通化市通化縣等縣區創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示范縣,支持長春新區創建國家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示范園區,因地制宜打造一批試點示范特色項目,促進吉林東部綠色轉型發展區、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西部生態經濟區創新發展。(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負責;省知識產權局牽頭,各有關市〔州〕政府、長春新區管委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創新。推行知識產權“一件事”改革,建設吉林省知識產權運用服務平臺,強化與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信息平臺、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等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聚焦重點環節、關鍵領域和核心業務,進行知識產權全鏈條業務流程再造和體系重塑,實現知識產權業務辦理、項目申報、融資交易等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在長春新區高標準建成集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運營中心、服務機構于一體的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實現知識產權事項“最多跑一地”。擴大專利開放許可試點范圍,搭建高校院所與企業專利供需對接平臺,大幅降低中小企業專利技術獲取成本。(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公共服務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省知識產權局牽頭,省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局、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長春新區管委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聚焦構建現代產業新格局,以建設世界一流汽車城為重點,共同激活知識產權促進產業轉型發展新引擎。
4.賦能汽車產業做大做強。圍繞建設世界一流汽車城目標,結合新能源汽車規?;l展和智能網聯汽車市場化應用,積極籌建汽車產業、碳纖維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加大專利導航服務基地建設力度,打造高水平知識產權配套服務,培育一批汽車領域高價值專利和標準必要專利,搶占全球汽車產業發展制高點。(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負責;長春市政府牽頭,省知識產權局、吉林市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打造汽車產業知識產權交流合作創新平臺。借助承辦中國汽車創新大會契機,高標準舉辦汽車領域知識產權合作發展研討會,發布全球汽車領域知識產權發展報告。聚焦汽車整車設計、零部件制造、工藝優化等領域,深入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搭建知識產權培育創造和引進轉化平臺,進一步提升“紅旗”“解放”等民族品牌創新實力,爭當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排頭兵、自主品牌的領頭羊、世界一流的先行者。(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負責;省知識產權局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提升知識產權服務供給能級。建成長春新區、延邊東北亞知識產權運營中心,集聚技術、人才、資本、平臺等創新要素,打造知識產權運營生態圈。深入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加強政銀合作和銀企對接,拓寬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深入開展知識產權代理行業專項整治行動,支持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構建政府監管、社會監督、行業自律、機構自治的知識產權服務業監管體系。加強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骨干節點建設,優化商標業務受理窗口、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等服務網點布局,構建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制定公共服務事項清單、服務標準和辦事指南。(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公共服務司、商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省知識產權局牽頭,延邊州政府、長春新區管委會、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吉林銀保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聚焦推動吉林營商環境快步邁入全國第一方陣,以健全快速協同保護體系為重點,共同培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7.加強新產業體系知識產權保護。以爭創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為目標,布局建設10個省級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積極承接國家各項知識產權保護改革試點任務。建成運行吉林省、長春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在高端裝備制造、生物和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化農業等產業領域,打通專利快速確權綠色通道。以長春智慧法務區建設為契機,完善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強化知識產權行政確權、公證存證、仲裁、調解、行政裁決、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之間的有機銜接,為產業創新發展保駕護航。(國家知識產權局保護司、專利局審業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省知識產權局牽頭,各有關市〔州〕政府、省法院、省司法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8.完善新電商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圍繞培育壯大新電商,建立健全電商平臺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和監管機制,完善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機制,明確侵權投訴舉報流程,促進以直播電商、社區電商、社交電商為代表的新業態健康有序發展,引領帶動新消費新體驗。強化信用監管,建立信用評價體系,在知識產權領域開展以信用為基礎的分級分類監管試點工作,對知識產權領域嚴重失信主體實施聯合懲戒,完善信用修復機制,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國家知識產權局保護司負責;省知識產權局牽頭,省商務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9.打造東北亞知識產權合作中心樞紐。聚焦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等建設,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統籌下,積極參與同東北亞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知識產權交流合作,積極承辦重要知識產權國際會議和交流活動。完善涉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加大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力度,按照國家完善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網絡的整體部署,支持省內條件成熟的地方申報建設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地方分中心,為企業“走出去”提供維權援助支撐。加強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高校建設,推動高校建立知識產權學院,培養知識產權本碩專業人才,創建知識產權人才培育基地,建設東北亞國際知識產權智庫,為我國向北開放和東北亞合作提供智力支撐。(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保護司、運用促進司、國際合作司、人事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省知識產權局牽頭,省外辦、省教育廳、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聚焦加快生態強省建設,以發展特色品牌經濟為重點,共同打造知識產權助推綠色發展新名片。
10.打好新能源產業技術攻堅戰。圍繞“陸上風光三峽”等項目建設,助力打造國家級清潔能源生產基地,組織“大校、大所、大企”知識產權協同運用,建設新能源產業領域專利導航服務基地,加強知識產權前瞻布局和戰略儲備,以知識產權支撐綠色低碳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圍繞碳達峰碳中和、氫能經濟等主題,謀劃籌辦東北亞標準化論壇,探索專利與標準有效融合路徑,著力構建綠色低碳的現代產業體系,努力打造美麗中國“吉林樣板”。(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負責;省知識產權局牽頭,省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塑造地理標志富農興農新優勢。深入實施吉林特色資源地理標志提升行動,發揮農業大省和商品糧基地優勢,建設梅河大米、白城綠豆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推進吉林長白山人參、雙陽梅花鹿等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項目,做強延邊黃牛、草原紅牛等特色產品,積極參與地理標志國際合作。建設吉林省地理標志展示推廣中心,爭創國家級展示推廣中心,講好地理標志故事,加強地理標志宣傳推介和產銷對接,促進“標志—產品—品牌—產業”一體化發展,提升農產品經濟價值,有效助力鄉村振興。(國家知識產權局保護司、運用促進司、國際合作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省知識產權局牽頭,省農業農村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2.打造吉林冰雪旅游靚麗品牌。樹牢“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聚焦服務冰雪旅游產業發展,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競爭力強、市場信譽好的“吉致吉品”區域品牌,讓“冷”資源變成“熱”產業。建設商標品牌指導站,強化對商標品牌注冊、運用、管理、保護與推廣的指導和服務,加強在各類大型展會和平臺的展示推介,講好吉林冰雪故事,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把吉林冰雪旅游打造成為“國家名片”。(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運用促進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省知識產權局牽頭,省文化和旅游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召開國家知識產權局與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建新產業體系知識產權強省推進大會,成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吉林省人民政府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委員會,由雙方主要領導擔任委員會主任,分管領導擔任副主任,雙方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原則上每1-2年召開一次強省建設委員會年度工作會議,由委員會主任或委托副主任共同主持,協調重大合作事項,總結和部署有關重點工作。
(二)強化投入保障。國家知識產權局積極支持吉林高標準建設新產業體系知識產權強省,在確定各類試點示范項目、資源布局及扶持政策方面給予重點傾斜。吉林省各部門、各地區為新產業體系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各項任務提供配套政策和穩定資金,對專利轉化專項計劃實施以及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知識產權運用服務平臺、地理標志展示推廣中心建設等工作項目予以重點保障,各級政府要積極加大知識產權工作投入。
(三)健全實施機制。強化局省市縣協同推進,優化局省聯系溝通機制,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與吉林省知識產權局定期溝通情況,共同研究有關工作重點。堅持“一市一案”建強市,突出首位引領,健全省市協同聯動機制,鼓勵吉林省知識產權局與有關城市人民政府簽署共建知識產權強市協議或聯合印發建設方案,率先推動強省建設有關政策、項目在城市落地。堅持“一縣一品”建強縣,突出特色品牌,建立強縣聯系指導機制,吉林省知識產權局加強對知識產權強縣聯系指導,支持知識產權強縣試點示范縣強化工作條件保障和人員能力提升,落實好省市相關具體任務。
(四)注重評估宣傳。國家知識產權局制定完善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對吉林知識產權強省建設以及市縣園區知識產權強國試點示范建設工作實行評估評價,吉林省組織做好省市縣有關任務落實情況自評估工作。雙方共同對知識產權強省建設重點任務進行跟蹤督辦,切實做好成效總結,及時發現新典型、總結新模式、探索新機制,努力打造一批知識產權強省建設“代表作”,共同推動典型案例在全國更大范圍內復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