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在全國“雙創周”期間,由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長春新區管理委員會主辦,吉林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長春新區工業和信息化局承辦,吉林省國科創新孵化投資有限公司協辦的吉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梯度培育工程宣貫會在長春新區多功能會議室成功舉辦。
省工信廳副廳長宋曉輝、長春新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石威分別致辭,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胡志森主持會議。省工信廳有關處室和省中小企業服務中心,長春新區各分區、各行政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省創業孵化基地,創新型中小企業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代表出席本次活動。 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胡志森主持會議 宋曉輝致辭表示,今年我省有409戶企業被新增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增25家。截至目前,全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已達到606家,呈現較強的持續發展能力。他說,在各方的努力下,到2025年底前,我省“十百千萬”優質企業群體將完成布局,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達到10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擴容至1500戶、市(州)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000戶,培育優質“種子企業”10000戶。他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引導吉林省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充分發揮吉林省創業孵化基地的資源優勢和示范帶動作用,積極構建梯度培育體系,助力培育具有吉林特色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宋曉輝致辭 石威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新區聚焦落實國家和省市相關部署要求,持續推動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著力在培育“專精特新”創新主體上實現新突破,打造一批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取得了較好成效。新區即將出臺《長春新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三年梯度培育計劃》,將從提升孵化能力、優化融資擔保服務、加速創新成果轉化等八個方面給予支持,爭取利用三年時間,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50 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200 家以上,市級“專精特新”企業 500 家以上。 長春新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石威致辭 本次會議采取“基地展示+主旨報告+經驗分享”的形式,設立吉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成果展示、吉林省優秀創業孵化基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經驗分享、吉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經驗分享環節。 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培育經驗分享 (擺渡創新工場集團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于波) 省級創業孵化基地培育經驗分享 (中科吉林科技產業創新平臺 董事長 李冰) 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經驗分享 (長春海譜潤斯科技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王興全)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經驗分享 (長春長光智歐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管海軍) 會議最后,工信部先進制造創新研究院(先進制造商學院)政策研究室主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專家庫專家、高級管理會計師范葉明為在場嘉賓帶來了《國內“專精特新”系列政策解讀,助力中小企業長遠發展》主題報告,他圍繞《梯度培育暫行辦法》進行詳細解讀,對各省市相應政策落實情況進行介紹,并針對我省“專精特新”培育現狀、未來提升關鍵點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工信部先進制造創新研究院(先進制造商學院)范葉明 作主題報告
本次會議設立長春新區主會場1個,吉林省光電子產業孵化器、擺渡創新工場、長春北湖科技園、吉林省國家汽車電子產業園、海創匯長春創新中心5個分會場,小魚易連、小鵝通兩大線上通道同步轉播,共吸引線上線下100多家企業300余人參與。不僅加深了企業對“專精特新”政策的理解,也解決落實政策“最后一公里”問題,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更能全面貫徹落實《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梯度培育工程的意見》重要指示精神。此次會議的成功舉辦一定會帶動吉林省中小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新時代吉林振興再聚新合力、再注新活力、再添新動力。
宣貫會主會場現場 吉林省光電子產業孵化器分會場 擺渡創新工場分會場 吉林省國家汽車電子產業園分會場 海創匯長春創新中心分會場 長春北湖科技園分會場 吉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成果展示 (中科吉林科技產業創新平臺) 吉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成果展示 (擺渡創新工場集團有限公司) 吉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成果展示 (長春北湖科技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吉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成果展示 (華大天石智能制造產業園) 吉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成果展示 (吉林省光電子產業孵化器) 吉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成果展示 (海創匯(長春)創新中心) 吉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成果展示 (阿里云創新中心長春基地) 吉林省國科創新孵化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本次宣貫會的協辦單位,在吉林省工信廳和長春新區的指導和關懷下,集聚中科院創新資源,通過建平臺、深對接、引資本、重培訓、造氛圍等多措并舉,引導創新型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梯度培育一批專注于細分市場、聚焦主業、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著力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推動我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專精特新”輔導專線 13630596980 17743468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