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濃濃,秋風裊裊。9月4日,由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科院(吉林)科技產業創新平臺承辦的2020年吉林省科協創新驅動+會企項目合作暨吉林省人工智能論壇線上活動圓滿落幕。
受疫情的影響,本次論壇采用線上直播的形式進行,特邀嘉賓通過連線主會場發表演講,同時“吉創薈”平臺進行同步直播。
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張晶瑩致辭。張晶瑩表示,人工智能產業通過經濟活動的各環節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學習方式,人工智能正逐步成為社會剛需迎來全面發展時代。目前,吉林省人工智能產業在政策引導、大數據中心建設、數字吉林和人工智能產業平臺建設等方面得到快速發展,但也存在著領軍企業少、產業創新生態系統不完善等一些短板,我們要加速共建產業創新生態,推動科技經濟融合發展;深入開展前沿基礎研究,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加強平臺培育與人才支撐,提升全產業鏈水平。
五位嘉賓作了精彩的報告,對吉林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吉林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常毅教授對于人工智能的歷史與現狀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AI是輔助我們的一種工具,我們要努力把由“AI+行業”的無到有轉變成為“行業+AI”的有至多;
長春博立電子董事長張立華博士表示,深度學習技術的進展促成了新一輪人工智能的發展熱潮,然而人類自我探索不完全、現有計算力不能完整詮釋人類思維、現有理論缺乏等因素導致了現有人工智能存在部分局限性。面對這些問題,經過長期的學術研究與討論,人機共融、三元自主機器智能、機器直覺等應運而生;
長春理工大學校長楊華民博士建議,感知系統是人工智能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發揮吉林光電科技優勢,聚焦智能信息感知,打造吉林省乃至世界智能感知技術高地和產業聚集地的“智能光谷”;
中科院微電子所副研究員韓威老師著重對于智能無人駕駛技術的奧秘進行了探索與發掘。隨著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無人駕駛技術在深耕垂直領域應用廣泛。針對我國農耕領域存在的勞動力不足、成本高、效率低的現狀,智能農機無人駕駛系統應際而生;
最后,科大訊飛吉林公司總工程師慎鏞樂老師分別從人工智能的三個階段及應用落地的三大標準進行了系統的講述,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進展及典型應用進行了全面的概括。
兩個小時的時間里,各位專家對于人工智能聊心聲、謀發展,氣氛輕松又熱烈。
本次論壇在直播平臺觀看量達到459人次,還有的參會代表就近在主會場參加了會議。會議過程中大家在互動區域對論壇內容進行了熱烈的探討并就相關問題向嘉賓進行了提問,本次論壇過程中各位專家分享的內容也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好評,紛紛表示對人工智能領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獲益良多。
人工智能是創新發展新動力新引擎,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維護國家安全的重大戰略。期待專家們碰撞出燦爛的思想火花,并以此為契機增進共識、加強合作,共創人工智能的美好未來。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和中科院(吉林)科技產業創新平臺也將一如既往地組織引領科技工作者,積極提供、搭建學術交流平臺、推動人工智能領域項目合作與成果轉化應用,為數字吉林建設貢獻自身的力量!
本次論壇得到了吉林省科協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吉林省人工智能學會、吉林省科技創新創業研究會、北科建長春北湖科技園的支持。